
“我為群眾辦實事”是黨史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工作載體。當前,正值“龍舟水”時期,排水井蓋設施的安全是反映城市治理水平的一面鏡子,更關系到市民群眾腳下的安全。
科學城集團旗下廣州市科學城排水管理有限公司(下稱“科學城排水公司”)作為黃埔區公共排水管網運營維護及管理服務單位,擔負著區內近320平方公里面積上142,761套井蓋的維護管養,負責全區大部分公共排水管網設施的運維養護及城市內澇布防搶險工作。截至2021年5月底,科學城排水公司累計接收管網2,327公里、維管泵閘站94座、井蓋142,960套。
面對排水設施分散、管養基數龐大、貨車過往頻繁的現狀,科學城排水公司大力發揚“三牛”精神,風雨無阻、日夜兼程,嚴守日常巡查維管標準底線,不斷探索管理創新。
甘為“孺子牛”
致力提升服務水平
“生命至上,守護好群眾腳下的安全”是科學城排水公司開展井蓋管養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自2020年4月起,為提升井蓋設施管養能力,公司開展了一次為期8個月的排水井蓋設施隱患大排查及整治行動。此次行動集中了全公司的力量,從方案規劃、過程把控到監督檢查一一落實執行。
通過這次行動,公司完善了井蓋設施巡查下單、響應整改、檢查驗收等工作流程,明確了巡查頻率、報修緊急程度標準、維修用時標準、井蓋設施質檢標準等關鍵環節指標,形成了井蓋設施應急搶險工作長效機制,極大提升了公司對公共排水井蓋設施的管養水平,達到了行動預期目標。
在大排查行動中,共發現并整改問題井蓋5864套。其中,風險性較大的特急問題井蓋1956套,風險性一般的問題井蓋3908套。
2020年4月至今,通過12345市民電話投訴的井蓋問題單量呈穩步下降趨勢。2021年,井蓋問題的投訴量同比行動開始前下降了29%。所有問題井蓋都在規定時間內整改完成,群眾滿意率100%。
在區內各類重大社會活動背后,都少不了一位又一位辛勤工作者的默默付出,他們的付出不僅收獲了市民群眾的好評,也獲得了區水務局等上級部門的高度肯定。
爭做“拓荒牛”
致力建全管理體系
“上醫治未病”。建立預防為主的管理體系,將排水井蓋設施安全隱患降至最低,變被動的“救火”式管理為主動管理,是科學城排水公司自2019年7月正式取得排水設施運維管養特許經營權以來一直努力的方向。
數據是企業生存的命脈,治病先把脈。2020年4月,科學城排水公司實現了主營業務各線全流程臺賬化管理,建立了近46種工作臺賬,對填報規則的要求細化到圖片的拍攝角度和時間,確保了信息采集的準確性和時效性。
在此基礎上,公司完成了轄區內的排水井蓋設施分布圖,便于宏觀把控設施運行情況。通過數據分析,從排水井蓋位置、材質、結構、維修歷史等多維度研究破損原因,為完善井蓋故障分級管理的標準以及維修力量的合理分配提供科學依據。通過加強巡查,以及加強對風險性一般的問題井蓋的維修力度,有效降低小故障惡化速度,真正做到安全防范在先、發現問題在早、處理問題在小。
樂做“老黃牛”
打造專業一流隊伍
“一天24小時,從周一到周日,隨時待命。”負責統籌調度井蓋管養的沈工這樣概括自己的工作狀態,“井蓋關系到人民群眾‘腳下的安全’,不能松懈,也不敢松懈。”
守護好人民群眾“腳下的安全”,是在多部門、多工種分工協作、聯動配合下共同實現的。
巡查隊伍的“勤”是監控風險隱患的“天眼”。主干道每日一巡、次干道每15日一巡、重點在建工地每兩日一巡,每天24個小時、一周7天,監控著可能存在的風險隱患。由于區內工地多,城市地貌變化快,容易產生巡查盲區,巡查員每次還要根據實際情況擴展巡查路線,以掃除盲區。
維修隊伍的“快”是消除風險隱患的保障。一旦發現破損殘缺、松動異響等嚴重威脅出行安全的問題井蓋,立即響應行動,3小時內整改維修。“快”還體現在維修效率的不斷提升。科學城排水公司自營維修隊伍的維修效率從去年每月200單提升至500單,用“科排速度”守護市民群眾腳下的安全。
安全隊伍的“嚴”是防范風險隱患的保險。安全隊伍對每批次投入使用的井蓋都要進行質量抽檢,從源頭上確保井蓋質量。監督井蓋的整改維修效果,避免以次充好反復施工。嚴格按照標準落實施工防護安全管理,保護好每一位職工的人身安全。
正如沈工所言,“每一位同事在工作中都給予了最大的支持和幫助,團隊在實踐中不斷磨合凝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更加深入鉆研業務,以加倍認真嚴肅的態度對待井蓋維修這項關乎人民群眾安全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