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廣東省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實施方案的通知》(下稱《方案》)。根據《方案》,廣東省將在大規模設備更新、新一輪消費品以舊換新、全鏈條廢棄物循環利用和標準引領四大方向展開行動,進一步釋放投資消費潛力,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科學城集團旗下融資租賃公司(下稱“科學城租賃”)始終聚焦主責主業,在推動企業設備更新與以舊換新業務上耕耘已久,通過金融賦能,助力一批企業“提檔換速”,邁入高質量發展軌道。
一、技改先行,雪中送炭,托舉企業攀科技高峰
工業是經濟增長的主引擎,也是技術創新的主戰場。《方案》強調推進工業領域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聚焦重點行業,實施工業技術改造與設備更新行動。科學城租賃堅持精準滴灌,將目光投向高端制造、海洋、新材料等重點行業,助力企業攀登科技高峰,勇立創新潮頭。某海洋工程裝備制造和服務高新技術企業專注海洋平臺、海上風電等高端制造領域,獲得授權發明專利100余項,實用新型專利40余項,其自主研發的“海洋石油自升式鉆井平臺升降系統”榮獲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是高端制造領域的專精特新“小巨人”。該企業計劃開辟海上運維服務市場新藍海,面臨技術要求高、研發難度大、資金短缺等難題。科學城租賃綜合考慮工程裝備行業特點,為其申請長期授信,該企業運用這筆資金購入尖端研發設備,迅速引進海上運維先進產業鏈,成功實現設備端“升級煥新”,搶占市場先機。
二、廢棄回收,變廢為寶,暢通產業鏈綠色循環
廢棄回收是產業鏈的“最后一棒”,《方案》高度重視廢棄資源循環,指出要優化報廢汽車回收拆解企業布局,積極培育再制造產業鏈,推動資源高水平再生利用。科學城租賃貫徹綠色金融的發展理念,為再生資源企業擴規模、增效能提供源源不斷的支撐,助力產業鏈實現“綠色暢通”“綠色循環”與“綠色共享”。某再生資源綜合利用企業在全國鋪設了19個循環經濟產業基地,年廢舊物資綜合處理能力逾700萬噸,年回收拆解機動車占全市總量一半,是國內再生資源利用的龍頭企業。乘著近年國內綠色經濟快速發展的東風,該企業業務量持續擴張,亟需并購新廠與設備換新。科學城租賃支持其拓建新廠,增強廢棄物拆解消化能力,同時支持其引進生產線與先進拆解設備,提高廢舊循環效率,強化廢棄物深加工能力。
三、人享其行,物暢其流,消除電動化后顧之憂
交通是經濟發展的“大動脈”,《方案》明確提出要支持老舊新能源公交車及電池更新換代,支持交通運輸領域設備更新。科學城租賃積極響應國家“雙碳”戰略,長期扎根新能源領域,以融資之力,解決交通電動化轉型后顧之憂,穩步驅動行業可持續性發展。某巴士公司居國內新能源公共交通企業第一梯隊,作為行業里的“領頭羊”,2017年,該企業率先投入運營438輛純電動新能源公交車,并陸續實現全線路新能源升級;2023年,該企業又建成總建筑面積8萬平方米、能保障近800臺純電動公交車停放、充電、保養的新能源公交綜合停車樓,進一步落實綠色公交、節能減排行動。與傳統公交車相比,電動公交有著噪音低、污染小、能量利用率高的優勢,但也面臨電池老化、行駛性能下降、續航里程不足等“老大難”。在新能源交通領域,長期、靈活、高效的資金支持,是企業行穩致遠的關鍵。為助推新能源領域的良性發展,科學城租賃與該企業一同打響“藍天保衛戰”,全力支持其購入新型新能源公交車,實現設備零件的更新,解決動力電池“青黃不接”的尷尬,電動汽車“出勤率”和安全性得到全面提升。
四、職產融通,產教融合,為人才培養厚植沃土
隨著新質生產力的崛起和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人才日益成為各行各業進階發展的頭號資源,《方案》指出要推動符合條件的高等學校、職業院校(含技工院校)更新置換先進教學及科研設備和實驗實訓設備,支持以租賃形式更新設施設備。面對當下蓬勃發展的職業教育需求,科學城租賃扛起了教育擴容與設備更新的擔子,為人才培養厚植沃土。某高級技工學校是國家重點高級技工學校,先后獲得“廣東省職業培訓師培養示范基地”“中國影響力職業教育品牌”等榮譽稱號,為制造業輸送了大批人才,在同類學校中位列第一梯隊。我國粗放式經濟已完成其歷史使命,針對高端制造領域的人才缺口,該校從2022年起積極拓建校區,擴大招生規模。面對龐大的資金需求,學校感到壓力倍增。科學城租賃因時因事,送去“及時雨”,通過量身打造融資方案,幫助該校完成新校區二期建設,教學設備與實驗場地得到質的提升,育人底牌進一步充實。
以設備更新與以舊換新方案為契機,科學城租賃立足租賃本源,利用先發優勢,在今年一季度累計投放額超 10 億元,同比增長超 20% ,落地項目 25 個,同比增長約 32% ,順利實現“開門紅”。根深則葉茂,厚積而薄發。省政府方案落地后,企業技改升級與設備更新需求將進一步擴大,科學城租賃將緊抓窗口期,爭做企業可靠的“金融合伙人”,為廣州開發區、黃埔區產業轉型升級作出更大的貢獻。